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读研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建校时的地质系,该系的岩石矿物学、地质构造与古生物、煤田地质勘探等教研室的部分教职员工,从70年代开始就从事粘土矿物、宝玉石、陶瓷与耐火物原料、日用艺术陶瓷等研究及产品试制工作,1988年在地质系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矿物加工、矿产综合利用、煤炭转化等研究工作,自主研发的以粘土矿物为主要组成的建筑涂料是该所的主要产品之一。1991年,在地质系建立了矿产综合利用与营销专科专业。1993年,在矿产综合利用与营销专业以及部分从事粘土矿、宝玉石、建陶与日用陶瓷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

  1998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从原地质系分出,与学校新材料工程系化工工艺专业合并成立材料工程系,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化工工艺2个本科专业。1999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

  2002年,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酝酿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1月,正式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按一级专业招生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开办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2007年以来,建立了陕西省硅镁产业节能与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经陕西省批准,建设硅镁碳微纳米材料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改建)。2008年5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时年,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恢复招生。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矿物加工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材料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具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多年来,学院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追求一流”的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上注重宽口径、重基础、强实践,形成了以硅镁碳微纳米材料与应用、矿物冶金与材料制备、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新能源材料、功能化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加工与表面处理、新型建筑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干、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全院教职工73人,专任教师5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4%,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2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拥有陕西省硅镁碳微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和陕西省新能源材料创制理论与技术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等20余项,40余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200余篇次,出版专著10部。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