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来源:读研网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西安公路学院1978年设立的交通自动控制本科专业,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3月独立建系,成立了交通自动控制系,1992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并入后更名为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1993年获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三校合并后成立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专业学科重组后成立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学院涵盖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具有交通控制与管理、工业自动化、建筑电气、汽车电子和智能仪器等专业特色。

  学院下设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2个管理机构;设有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化系、轨道交通及其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自动化试点专业教研室等7个教学系(部);设有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系统工程、隧道机电系统、轨道交通控制、智能测控与电气传动、智能建筑、建筑设备控制工程系统、微纳电子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和长安华驰交通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设有电控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实验室与;另设有与西门子(Siemens)、霍尼韦尔(Honeywell)、立维腾(LEVITON)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共建的智能建筑实验室、与英特尔(Intel)共建的长安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与飞思卡尔(Freescale)共建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还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实习基地和实验创新基地。

  学院现设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大类招生专业,其中自动化包含5个分流专业方向:工业自动化、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轨道交通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卓越工程师、智能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含2个分流专业方向:建筑电气与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立项为陕西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1年获准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建“自动化”专业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2个学科博士授权点;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7个学科硕士授权点;有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方向)、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3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属二级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科,在“九五”、“十五”和“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先后投入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费1500余万元,建设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研究开发平台”、“高速公路隧道测控与仿真系统研究开发平台”、“车辆定位与跟踪监控系统研究开发平台”、“交通系统仿真研究开发平台”、“智能测控系统研究开发平台”、“路网交通模型与智能控制仿真平台”、“交通数据采集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平台”、“智能汽车创新实验平台”、“微纳电子器件及应用研发平台”等。“十二五”期间利用中央高校基本条件建设专项资金、交通运输部支持交通类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基金等,加大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再上一个新台阶。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