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读研网

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46年的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哲史系和成立于1949年的私立川北文学院历史系,1950年两系合并,之后经历了公立川北大学哲史系(1950年)、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1952年)、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科(1956年)、南充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系(1958年)、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1989年)、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年)六个阶段,为我校设置时间最早、连续办学不间断的专业院系之一。

  历史文化学院自创建以来,包括现代墨学翘楚伍非白与史学名家贾问津、吴景贤、赵吕甫、李耀仙、江宗植、刘静夫、阮明道、谢增寿及龙显昭、王明元、姚政先生等曾先后执教于此。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博士38人,硕士生导师24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1人,省校级教学名师4人。

  1952年开设历史教育本科专业,到1997年调改为历史学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历史学(师范),拥有中国史、考古学和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课程与教学论(历史)硕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本科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历史学专业综合改革”被批准为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历史文献学入选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入选校级首批重点学科,“中国传统文化纵论”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中国古代史”入选“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近现代史”入选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川陕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心、蜀道研究院、巴蜀石窟寺研究所、采薇阁历史文献研究基地等8个研究机构。学院发挥地区优势,确立了6大特色优势研究方向: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与川北行署研究、巴蜀古城寨研究、蜀道研究、石窟寺研究、中国与南亚国家研究,有力推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其它项目24项,其它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论文集等3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