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

来源:读研网

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为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以国际法学科为依托组建了国际法学院。十一年以来,国际法学院为新世纪培养了大批高端复合型国际法人才,已成为西部地区高端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教研室;拥有中国法学会创设的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以及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中国-阿拉伯法律研究中心、军事法研究所;拥有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已打造《西南国际法评论》、《西南国际法学术文库》等成果出版平台;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一批显示性项目,在国内外出版社和权威期刊出版著论200余篇(部),部分成果获国家有关实践部门采纳和肯定。

  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名,其中,专职教师54名,教授12名。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72%以上的教师有出国海外学习经历。50%以上分别担任有全国性学术组织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政府行政、立法和司法等部门的咨询专家。为强化实务教学,聘请了30余名国际法实务界和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本科生“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是我院重要的学生教育改革举措,于2013年创设,旨在为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目前有2017-2019级三届学生在读,已顺利毕业4届学生,运行状况良好,效果显著。

  2016年国际法学院创设“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旨在深入探索我校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整合、利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和优势资源,培养掌握“双语双法”的专门型法律人才。

  该班每年选拔30人,小班教学,与东盟国家著名高校协同创新,学生第一、二、四学年在国内学习,第三学年赴东盟国家著名高校就读。

  研究生开设了国际法学专业(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方向)、涉外经贸法律实务方向法律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西南政法大学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合作培养法律硕士项目)。

  国际法学专业博士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东盟国家法律研究、金砖国家法律研究方面。注意培养博士生自我钻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把教学实习、外出访问调查收集资料、外事工作实习、参加有关学术讨论会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的重要环节,推出以博士生为主的“西南国际法论坛”。

  留学生教育是西南政法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了西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留学生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受到东盟国家的认可。

  2016年我校与柬埔寨司法部合作,招收了首届东盟国家高官班,该项目共招了8名柬埔寨的高级官员为我校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专业博士生,此项目效果良好。

  对外交流丰富,是国际法学院最鲜明的特色。

  与澳大利亚、日本、台湾、东盟各国等国内外高校、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讲座、教师和学生的交换、海外实习等,部分教师还被国外邀请做高级访问学者或课题研究人员。

  学院坚持特色发展,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学术研究以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国际法问题为导向,人才培养以建设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契机,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意识,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维护国家利益的职业涉外法律人才。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