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来源:读研网

机械工程学院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二级教学单位,于1997年1月由原机械工程一系和机械工程二系合并而成。学院的机械类专业设置较早。建国前夕,作为学校前身的阜新矿业中等技术专科学校、抚顺矿山工业专门学校、鹤岗矿务局职工技术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以及东北矿区工人干部学校,都设有机械或机电科。1958年,在这些学校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并分别设立机电系、矿山机电专业和矿山机械制造专业等。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四所院校合并,成立阜新煤矿学院机电系,下设矿山机电和矿山机械制造专业。1976年1月学校筹办煤矿机械制造系,1978年3月改称机械制造系,除设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外,陆续增设了热处理专业和热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1986年10月学校机电系调整,分别成立矿业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不久矿业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二系,机械制造系遂更名为机械工程一系。1997年1月机械工程一系、机械工程二系合并,组建机械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建设点2个。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7名,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4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50余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千人层次人选2人,辽宁省“兴辽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拥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多年来,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和辽宁省地方建设需要,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采掘机械动态可靠性预测与性能优化、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液压元件及系统数字化、机电液一体化系统仿真与应用、二次调节关键技术、带式输送机直驱系统设计、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矿山机械智能开采与调控技术、机械动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及团队。学院拥有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煤矿采掘装备与液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煤炭行业高端综采成套装备动态测试与大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与国内外百余家大型企业在机械、电力、汽车、石油、军工等领域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供需关系。与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

    学院坚持站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高度,注重学生身心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现有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殊荣,2名学生分获第七、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个团队获批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全国50个)。学生社团机械设计研究会荣获“全国最佳社团”称号(全国10个),春风志愿者服务队获“全国百强社团”称号。学生实践团队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称号。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1名学生被授予“全国强国一代新青年”称号。1个班级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1个班级荣获“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签约率达90%以上。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