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名石油炼制系、石油化工系),创建于1960年5月,是建校初期最早成立的四大主干系之一,也是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石化两大特色学科之一,现设有5个教学系,3个教学科研实验中心,2个研究院,37个教学科研实验室。
学院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获得“优秀”成绩,2009年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6年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行列,2018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级学科,2019年对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成功获批黑龙江省“头雁”团队,2019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1个、省级2个。
学院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权;1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重点研发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3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2人,博士学位67人、硕士学位29人,博士生导师20人;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人。省领军人才梯队2个,省“头雁”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优势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团队5个。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7人,其中,本科生1261人,硕士研究生229人、博士研究生57人。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弘扬“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坚持用“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育人,培养“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创新创业、报效祖国”的有用人才。近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省和地区各类大赛奖励100多项;获得国家奖学金、孙越崎奖学金、侯祥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王涛英才奖学金、省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80多人次。建院60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1000多名,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石油石化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专家学者,有些已经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产教融合,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十五”以来,承担省、市级教改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得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1项;自编出版教材30余部,发表教研论文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