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院

来源:读研网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始于1983年成立的计划统计系,是当时设立最早的两个教学单位之一,历经国际经济系、统计学系的沿革,2013年11月升格为统计学院,2019年统计学院更名为统计与大数据学院。

  现有教职工50人,在42名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博士23人,在读博士10人;拥有“中原千人计划”专家、省管专家、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标兵、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校教学名师、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校首届教学奉献奖获得者等多人;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实力最强、唯一具有统计学院建制的统计学教学和科研队伍。

  本科设置有统计学、应用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引进美国欧道明大学本科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用管理6个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拥有统计学硕士、应用统计专业硕士2个硕士授权点,在读研究生60余人。

  设置有统计学教研室、应用统计学教研室、经济统计学教研室、信用管理教研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基础统计学教研室共6个教研室,以及统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情研究所、人口发展研究所、风险管理研究所、河南省信用管理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2013年获准成立的“河南省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和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成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投资近200万元,于2013年和2015年分别建成了现代化的“统计调查实验室”和“信用管理实验室”。

  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发展是统计学院最为突出的成绩之一,拥有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中几乎所有的省级立项与奖励类别。统计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统计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统计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统计学教研室被立项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统计专业的更新与改造》、《一种新的实习模式——将实习和服务结合起来》、《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统计实验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统计专业改革探索与特色建设》等研究成果曾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发表在《统计研究》等杂志上。目前承担的较重要项目有《大数据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统计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等。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围绕信息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大数据等问题进行研究是统计学院科学研究较为突出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近三年来,出版专著和教材约15部,发表论文约50篇,主持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约30项,获得奖励20余个。目前承担的重要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区域价值链分工调整的统计研究》和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低秩稀疏大数据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等。

  统计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化、品牌化。2014年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会,连续举办五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朗诵会,反响热烈,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信号报道。2015年设立新型“互联网+”实体公益阅读共享平台——统计学院鸟巢书屋,作为河南省第一家鸟巢书屋,被中国新闻网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并得到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和河南省团委副书记王艺的认可,在学校、乃至河南省掀起一股热潮。

  学生工作生机勃勃又富有成效。多次获得校红旗团总支、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优秀社团等称号;学生曾获得过国家统计局局长奖学金一等奖、全国高校统计专业优秀硕士论文一等奖、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挑战杯”国家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高校学生调查分析报告一等奖、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和二等奖、海峡两岸市场调查大赛国家一等奖,以及统计建模国家优秀奖等各种奖励。多年来,我院本科生考研率、硕士生考博率及录取率、学生的就业率在我校均名列前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1985年6月,现办有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育。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秘书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引进美国欧道明大学本科课程)6个本科专业,有传媒经济学硕士学位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文化传播学院设有中原华人华侨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文化传播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专职教师6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以及在读博士3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1个教研室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时,多名教师在全省举行的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被教育主管部门授予“教学标兵”称号。近5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1部,在全国核心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同时,学院还拥有一支来自媒体和省外高校的外聘和兼职教师队伍,与26家媒体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外聘媒体兼职导师29人。

  文化传播学院具备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拥有图文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演播室、视觉传达工作室4个实验室。传媒实验中心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告学专业系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系校级特色专业;文艺学学科系校级重点学科。学院教师主编的应用写作教程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学院教师主持的多项教学改革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文化传播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拥有雄风广告社、大学之道国学社、悦读经典读书协会、光影有约制影协会、影视协会、邓小平理论研究社、海棠诗社、新媒体协会、网络文学交流协会9个学生社团。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挖掘文化育人资源,建立起涵盖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宣传矩阵,形成网上思想引领的强大合力。“财大文播院”微信公众号、“小播周聊”栏目、“文小播”QQ、学院微博均引起师生高度关注和好评。“悦读经典”读书会、戏曲改编大赛、新媒体运营大赛、四月风诗歌朗诵大赛、秘书节等成为学院的特色活动。学生参加多项国内有影响的专业赛事,屡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进名校进一步深造。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