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来源:读研网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创设于1985年,著名建筑与造园学家、建筑教育家张家骥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

  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建筑幕墙设计方向)等4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等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为主要支撑的“城乡规划与管理学”学科群被列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建设项目;城乡规划学被列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三期建设项目;建筑学是“十三五”省重点(培育)学科;风景园林学是“十二五”省重点(培育)学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均通过了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评估。在地域建筑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小城镇与乡村规划、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向业已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三个学科全部上榜,其中城乡规划学排名为B档。

  学院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全部专业均为江苏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了国家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同时,城乡规划还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筑学则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9年,建筑学、城乡规划被遴选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国家级特聘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住建部专家委员会专家3人;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人才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支。学院还聘请了包括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名江苏省设计大师和5名江苏产业教授在内的近30位兼职教授全面参与人才培养。

  学院目前拥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是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城市发展智库”、省高校“江苏省建筑智慧节能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州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的组成。装备各类实验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设有资料信息中心,并在企业建有7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等多项。学院30年来已培养本科、硕士毕业生近6000人,工作遍及全国各地及欧、美、日等地,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部门的中坚,并取得了骄人成绩。在校生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专指委主办的城市设计竞赛一等奖、“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等一大批高等级奖项。人才培养质量因定位准确一直在业内受到好评。

  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近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华夏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多项;教师主持的设计项目获国家优秀设计金、铜奖和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奖等各类嘉奖。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德国被动房研究所、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硕士双学位、优本项目交换生、短访、联合设计教学、合作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院学生以思想活跃、素质高、多才多艺而著称,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众多,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江枫园文化艺术节”是集中展示全院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刊物《掌墨》是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工具,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招生简章 学院咨询电话:400-678-6708

快速了解在职读研

下载读研 APP”读研全覆盖,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展示更多在职读研资讯信息,在职读研”为您详细解读院校招生讯息

读研app 在职研究生公众号

24小时热点

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 付费学员
  • 客服001
网页咨询

QQ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

    读研网公众号

    扫码关注

    读研网官方微信

    400-678-6708

    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8:30-23:00)

    duyan@duy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