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 30 分)
1《常识》2史沫特莱
3新生事件4内部新闻自由
5第一代导语6组合式报道
7新闻图示8论证
9广播新闻专稿10 广播的传播符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简述新闻选择的主要依据。
2 什么是“用眼睛采访” ?
3 简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
4 简述电视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职责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1 分析《循环日报》的历史地位。
2 联系新闻传播实际分析新闻媒介社会控制的主要渠道
四、实务操作题( 30 分)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两条小同角度的导语,每条导语(含标点)不超过 80 个字( 12 分,每 条导语 6 分);制作一则复合型标题(包括主题与辅题, 4 分);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配发一篇 500 字以内的短评( 14 分,其中标题 2 分)。
山西省大同县距离大同市 20 公里,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申请到“小康县”的头衔,是大同 市东部六个县中唯一的小康县,其他五个县都是贫困县。
据现任大同县扶贫办王任王汉斌介绍,其买,大同县与周边几个县经济条件不相上下,县 里 18 万人口中,有近 6 万是贫困人口。北部农业人口贫困发生率在 75%以上,南部 65%以上。
大同县委党校前校长梁斌龙介绍,获得小康县的称号后,大同县每次寻求帮助,“小康” 的 帽子都会把门关上, 2000 年左右,因房屋破损严重,他去省委党校申请修缮资金,得到的回答却是“小康县哪会缺这么点钱?”
王汉斌说,他任大同县开发办主任时,申请项目、申请资金处处碰壁。“只要是小康县, 就 没有政策扶持。小康县甚至没有扶贫办,连和省市扶贫办对接的单位都没有。 ”
大同县城面貌“简陋” ,由一条南北大街和一条东西大街构成主框架。大街两边是三四层的 楼房,后面是成片平房。对比大同县,相邻的灵丘县城显得更“发达”。商业街上,有各种国际 品牌的体育用品专卖店。当地有人把灵丘县城称作“小香港”。
大同县戴着“地主”的帽子,灵丘县则一直是“贫农”。1985 年,灵丘被山西省政府列为 重点扶持的多灾贫困县。 1991 年 1 月,灵丘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2001 年,